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专题专栏 > 文物四普

直击一线!看看沙湾普查队的一天

发布时间: 2024-11-28 10:50     来源:市文化广电旅游局    浏览量统计:

打印 分享到 :

初冬时节,清晨的风已经携着阵阵寒意。11月25日一大早,沙湾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已经整装待发,准备开启忙碌而充实的一天。

普查队今天的普查任务是复查福禄镇龙柱村紫云寺遗址、师娘沟寨遗址、茶马道园坝段等14个文物点。前往龙柱村有不少山路,车程近一个小时,在路途中,普查队长就与村干部取得联系,反复核对规划各村组路线,确保普查工作高效推进。

上午9:00,普查队员们终于到达目的地,检查好无人机、RTK、手持终端等设备后,沿着规划路线,前往探测点。

时光飞逝,距离上一次文物普查已经过去十六年,因村落合并、植被变化等因素,三普登记表中记载的文物点周边地形地貌都有了不小的变化,增加了辨认的难度。普查队员们通过走访村民了解情况,对照“三普”照片及点位信息等方式,在荆棘遍布的山野中找寻着文物遗迹。普查过程中,龙柱村副书记吴益盛全程陪同,积极协调村民,联系户主,为普查员们提供了工作便利。

艰难地“翻山越岭”后,普查队找到了师娘沟寨遗址。

上午10:00,普查队员们有条不紊、各司其职,开始对该点位进行复查采集工作:利用RTK采集遗址本体边界及文物中心点坐标,并详细记录测点方位;利用手持终端和数码相机,拍摄遗址本体及周边照片,着重拍下与三普照片同角度、同位置的照片以及体现遗址价值部分的相关照片;经过测量,记录并画出草图,为之后进行CAD制图提供重要依据;利用无人机从合适的高度、多个角度拍下遗址的俯瞰全景照片。

RTK采集坐标

手持终端拍摄照片

绘制草图

无人机拍摄全景

至此,一处文物信息采集完成。

之后,普查员们又配合默契地采集完成了麻地湾寨子遗址、易寨遗址、上关坪宋氏墓、唐家山寨遗址等集中在龙柱村2、6、7组的多处文物点数据信息。

为了“不走回头路”,普查队员们坚持做完相邻村组的点位后,直到下午14:00才返回社区用餐,在下山途中,队员们摘拾野果充饥,为普查工作增添了不少野趣。

采摘野果

下午15:00,短暂的休整后,普查队员前往了龙柱村8、9、10、11组,继续开展起下午的采集工作,先后完成了玉凤坝黄氏墓、烧鸡坡陈氏墓、茶马道园坝段、紫云寺遗址等点位采集工作。为了能够拍清文物,普查队员们自己动手将旁边的杂草、杂物清理干净,秉承着文博人不怕脏、不怕累的精神,确保高效准确地完成普查数据采集工作。

清理墓葬前杂草

下午18:00,乘着夜色降临,采集工作也基本结束。大家回到办公室汇总整理今日采集的信息,通过白天实地调查中的图片进行CAD制图,对拍摄照片进行整合上传,确保白天野外调查工作准确无误。

夜色笼罩的下山路

绘制CAD草图

上传四普采集系统

这是四普工作中平常的一天。自今年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实地调查工作开展以来,沙湾区文物普查队已完成了铜河街道、沙湾镇、太平镇、福禄镇4个镇(街道)的普查工作,共复查三普文物点157处,在未来的日子里,他们还将继续深入山林洞穴,与厚重的历史对话,为保护和传承人类的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